所以即便我们不常点开公众号,但在大拇指滑动过程里,也会下意识接收到那些标题(即便可能没有被筛进意识中),它们传递出的价值观和话题方向,其实都在帮助我们认识自己,以至于关注与保持关注这一行为本身,就不断提醒着我们自己是怎样的人。
当人们关注一个公众号时,绝不仅仅是在读文章,我们也在提醒自己:你是谁。如果有人愿意像管理学习和时间那样,记录梳理自己曾点开的每一篇文章、后续传播行为、关注公众号的类型、内容、最终评价,相信他对自己内在的观念和价值观会有更深入的认识。
你还记得在襁褓里哇哇大哭的时候,在哭什么吗?还记得曾经向往早点变成大人的你,在期待什么吗?小时候你觉得自己将来会征服世界成为大人物,还记得是哪来的自信吗?
答案就是:你不太记得你当时完整的想法和感觉了。
想想过去十年你改变了多少,再想想,你真的能预测十年后的你是怎样一个人吗?
也许不能。这也符合哲学家休谟的说法,他认为,我们压根没有办法“做自己”,因为根本就没有“自我”这东西,我们只能去体验每一秒。无独有偶,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者们在脑部实验中也逐渐发现,人类的“自我”其实是变幻不稳定的,而非固定的存在,甚至连“自由意志”这样东西从某种程度上都是很虚幻的。
就像每一次失恋时,痛定思痛决定“再也不去爱了”,每一段热恋时仿佛要恩爱到天荒地老的缠绵,每一种感觉都是如此真实,都是当下的你。但那些失过的恋总在几个月后的某天醒来就突然释怀了。那些缠绵岁月回忆起来也只剩下沉浸在多巴胺里的舒爽愉悦感了。而你,不知不觉,一直在往前行进,更新着“自己是谁”的意义。
所以当我们关注一个新的公众号,或是结交一个陌生朋友,加入一个新的组织,或是内在下了一些决心,进入一段关系,是因为当下那个瞬间,我们真的以为自己会继续做一个那样的人。然而,脑中的神经突触变化悄然改变着我们。只有当一段时间过后,我们才能意识到过去的自己给当下的自己留下了多少东西“遗产”,比如公众号:P
《热血江湖手游技能加点攻略》(掌握技能加点要诀,成就无敌江湖之王)
阅读新版本赏金玩法出装攻略(全面解析最优出装方案,让你在新版本赏金玩法中独领风骚)
阅读《公主级2-6攻略技能大揭秘》(掌握攻略技能,成为公主级2-6的王者!)
阅读《赵云关羽出装铭文攻略视频大揭秘》(如何为赵云和关羽选择最佳装备和铭文?—MOBA游戏攻略)
阅读P5Sband攻略技能加点详解(P5Sband技能加点策略与建议)
阅读《狐狸职业比赛出装攻略男》(以狐狸为主角,揭秘职业比赛中的最佳出装策略)
阅读《钻石局炸鱼英雄出装攻略》(了解最强出装搭配,带你玩转炸鱼英雄局!)
阅读